金喬覺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金喬覺(696年-794年),新羅僧人,王族[1],傳說為地藏菩薩化身,故而又名金地藏。
金喬覺早年為新羅派遣至唐朝的留學生,學習期間對佛教發生興趣,回國後落髮為僧,並於開元七年(719年)再度來華,在九華山隱修。至德初年,山民諸葛節發現金喬覺在此隱居,為其營造禪居。建中初年,張岩在池州為官時,為其建立化城寺。貞元十年(794年)閏七月三十,金喬覺坐化,年99歲。死後肉身不腐,被譽為地藏化身,九華山遂成為地藏菩薩道場。
《全唐詩》錄其詩一首《送童子下山》。
「 | 空門寂寞爾思家,禮別雲房下九華。 愛向竹欄騎竹馬,懶於金地聚金沙。 | 」 |
—金喬覺, 送童子下山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